| 每週進度表 |
| 週次 |
上課日期 |
課程進度、內容、主題 |
教師授課時數 |
| 1 |
2023-09-13(三) |
introduction |
|
| 2 |
2023-09-20(三) |
觀光產業與地方性形構:以橫山鄉內灣地區為例。客家研究呂欣怡 |
|
| 3 |
2023-09-27(三) |
茶鄉客家婦女的勞動:峨眉採茶班員的勞動形象潘美玲 |
|
| 4 |
2023-10-04(三) |
客家微型創業婦女的勞動初探:以橫山鄉為例。客家研究。呂欣怡 |
|
| 5 |
2023-10-11(三) |
以社群概念探討祭祀組織與文化:以大湖鄉北六村的台灣客家聚落為例林秀幸 |
|
| 6 |
2023-10-18(三) |
演講課廖偉棠老師:未之詩,夫何遠之有?——詩對時空、存在經驗的拓寬與超越廖偉棠老師:台北藝術大學文學跨域創作研究所客座副教授,香港詩人、作家、攝影家 |
|
| 7 |
2023-10-25(三) |
新竹客家村落的閹雞賽:地方社群的文化建構與本體論。林秀幸 |
|
| 8 |
2023-11-01(三) |
印度洋的風為誰而吹林秀幸https://twstreetcorner.org/2015/06/16/linhsiuhsin/印度加爾各答的客家移民。客家研究潘美玲 |
|
| 9 |
2023-11-08(三) |
界線、認同和忠實性:進香,一個客家地方社群理解與認知他者的社會過程。林秀幸 |
|
| 10 |
2023-11-15(三) |
社會運動與客家人文化身分意識之甦醒,收於徐正光編,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楊長鎮 |
|
| 11 |
2023-11-22(三) |
縫隙中的抉擇:地方與國家交鋒下的象徵建構林秀幸 |
|
| 12 |
2023-11-29(三) |
以順稱義-論客家族群在清代台灣成為義民的過程,收於義民信仰與客家社會蔡采秀 |
|
| 13 |
2023-12-06(三) |
清代台灣的地域社會-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施添福 |
|
| 14 |
2023-12-13(三) |
社區的界限:權利與文化的研究——台中東勢的個案分析容邵武 |
|
| 15 |
2023-12-20(三) |
國家與地域社會-以清代台灣屏東平原為例施添福 |
|
| 16 |
2023-12-27(三) |
文化親密性與社區營造:在地公共性的民族誌研究容邵武 |
|
| 17 |
2024-01-03(三) |
期末報告 |
|
| 18 |
2024-01-10(三) |
期末報告 |